沿革
本院心輔中心成立於民國68年,原位於學生教學大樓,服務對象以學生為主,稱為「王教授輔導中心」。
民國87年7月因應國軍全面推行心理輔導工作,在國防部經費補助下,遷建現址,並更名「輔導中心」,服務對象為全體人員。後民國95年7月因軍事院校調併,加入國防大學後改名心輔中心(counseling center),服務對象更擴及整個復興崗校區,除政戰學院、管理學院外,尚有語文中心、政訓中心、心戰大隊及遠朋班等單位軍、士、官、兵、師、生及聘僱人員。
人員編制
心輔中心採任務編組,設主任乙員,由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老師兼任,任期兩年,現由心理及社會工作系李宇芳老師(台北市立大學教育系教育心理與輔導組博士班)擔任,中心設有專任心輔老師劉惠禎乙員(美國芝加哥大學社工碩士、具備諮商心理師、社會工作師專業證照),另有本院心理及社工各專業領域老師們協助擔任兼任輔導老師,提供個案專業協助及實習專業督導,計余景文老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博士、具備諮商心理師專業證照)、陳依翔老師(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博士、具備社會工作師專業證照)及崔艾湄老師(國立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具備社會工作師專業證照)等3員。
為使心輔中心邁向專業化,於民國97年 1月22日通過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心理諮商所設置標準」核可(北市衛醫護字第09730589100號),本中心正式成為心理師執業合格場所。
另為提供本院心理所研究生理論與實務驗證機會,及培育更多諮商輔導專業人才,於97年5月2日奉院長核定「心輔中心實習辦法」後,向台灣諮商與輔導學會申請成為「諮商心理師實習機構」,於5月14日通過該機構認證。
空間介紹


心輔中心區分圖書閱覽區、個別諮商室1間、團體諮商室大小各1間、會議室1間、心理測驗室1間、新書展示區、休憩區等空間單位。
另本中心為提供所屬人員抒解身心壓力、心靈休憩場所及心理輔導相關課程授課使用外,歡迎各單位多加運用,使本中心成為復興崗心靈補給站及鼓勵所屬善用本中心各項輔導資源,俾利發揮服務功能。
開放時間:
每周一至周五 早上8:00~17:00
每周三 加開晚上至 20:30
服務電話:(02)2896-4722
服務項目:
旨在維護及促進本校學員生、教職官、士兵及約聘僱人員之心理健康,協助個人解決生活適應、人際相處、生涯規劃與課業學習等方面困擾與問題外;藉由心理衛生知能推廣,預防心理問題發生,進而幫助個人發揮潛能,自我實現,創造健康幸福的生活。
服務範圍:
自我成長 兩性關係 人際關係 自傷防治 藥物濫用 情緒管理
生涯規劃 親子溝通 壓力管理 心理疾病 戒煙諮商 其他項目
以一對一面對面晤談方式,接受個人主動求助或單位轉介,運用專業輔導理論與技巧,協助當事人處理有關心理衛生、自我、人際、工作、情感等層面問題。輔導過程完全恪遵輔導專業倫理之要求。
你今天心情如何
當你想找人說說心裡煩憂
當你想找人訴說心中委屈
我們願意陪你一起渡過
How are you feeling today
When you want to talk to someone
When you want to speak of your troubles
We will be here to help you
藉團體成員的經驗分享及相互回饋,幫助成員瞭解自己、認識別人,並與其他成員共同面對生命各種課題。(例如:新進人員的適應團體、大一新生適應團體輔導等)
透過科學化的心理評量工具,來察覺個人未知或已知但不確定的部分,作為認識自己、改善自己,進而發展潛能的參考。除因個別需要,實施個別施測與講解外,亦針對整體需要,實施團體施測與講解。測驗實施過程完全恪遵輔導專業倫理之要求。
辦理心理衛生專題講座、影片欣賞、讀書討論會、工作坊等;提供心輔圖書及有聲書借閱、編印輔導手冊等方式推廣心理衛生教育,期能落實心理衛生工作初級預防的目標,減少心理適應困擾與問題的產生。
本中心閱覽區訂閱人文地理、心理輔導、理財、休閒等20多種雜誌,以及各類心輔書籍、有聲書(情緒管理、生涯規劃、親子關係、潛能開發、人際溝通)等心靈糧食,歡迎大家多加利用。
透過生理回饋科學儀器,提供官兵、學生身心緒壓力狀態客觀評估和辨識,有效加速國軍心輔人員實施篩檢及輔導研判效率,增強預防性輔導功能及擴大促進人員心理健康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