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新聞學系

潘玲娟老師


 

潘玲娟 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Lin-Guan Pang

 

研究室位置

國防大學復興崗校區 新聞館一樓

電話

+886-2-28921461  軍線:604526-7

E-mail

jnpan2003@yahoo.com.tw

研究領域

廣播、電視、新聞英文

教授課目

廣播原理與製作、電視原理與製作、媒介實務

研究室開放時間
Office Hour

 


 

 教育背景   EDUCATION

 

美國紐約大學 (New York University)新聞暨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 1987/02-1989/05

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1981/09-1985/06

 

學術經歷   ACADEMIC POSITION

 

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學系副教授 2006/9-

政治作戰學校新聞學系副教授 2005/7-2006/8

政治作戰學校新聞學系講師 1995/11-2005/6

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講師兼助理 1994/12-1995/10

國防語文學校講師 1993-1995

輔仁大學大傳系講師 1992-1994

世界新聞傳播學院講師 1992-1994

 

研究   RESEARCH

 

期刊   JOURNAL

  1. 2009年6月,Podcast(播客)的興起對傳統廣播的影響,《復興崗學報》,第94期,頁 105-122。
  2. 2006年12月,影像暴力相關問題之研析,《復興崗學報》,第88期,頁 57-70。
  3. 2005年9月,電視暴力相關理論之探討,《復興崗學報》,第84期,頁295-320。
  4. 2005年6月,媒體暴力陳述特質之評析,《復興崗學報》,第83期,頁355-380。
  5. 2004年9月,媒介素養與媒體教育,《復興崗學報》,第81期,頁235-248。
  6. 2003年9月,A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portrayal of television violence in the U. S. programs and its impact on viewers,《復興崗學報》,第78期,頁333-360。
  7. 2003年6月,電視暴力對觀看者產生攻擊行為的影響之研究──以文獻分析為主,《復興崗學報》,第77期,頁297-326。
  8. 2000年6月,媒體暴力對兒童、青少年的影響和省思──從層出不窮的社會事件談起,《復興崗學報》,第69期,頁311-324。
  9. 1997年6月,互動電視的未來與挑戰,《復興崗學報》,第60期,頁317-326。
  10. 潘玲娟、弋思明(2013)。國軍防害救災的利器—新興媒體之應用,《軍事新聞論壇》,第1期: 243-266。台北: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主持計畫   RESEARCH GRANTS

張梅雨、徐蕙萍、謝奇任、樓榕嬌、方鵬程、潘玲娟、蔡豐全、陳竹梅、劉大華(2011)。「國軍軟實力評估與提升研究:以國軍『非戰爭軍事行動』中災害防救新聞發布機制建立為例」。台北: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個人專書及文章   BOOKS & BOOK CHAPTERS

  1. 電視暴力研究──理論與現象之解讀,《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5月
  2. 軍事傳播:理論與實務(第6章、第7章),《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1月
  3. 潘玲娟、弋思明(2013)。軍事廣播的內容與產製,〈軍事傳播媒介實務:企劃知識與實作要領〉,頁135-158。台北: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4. 潘玲娟、弋思明(2014)。〈新媒體的質變—以太陽花學運為例〉《軍事新聞論壇》第二期,頁1-19。台北: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研討會論文   CONFERENCE PAPERS

潘玲娟(2012)。〈社群媒體在災難中的應用與功能──以近年來國內外的災難為例〉。《第六屆軍事新聞學術研討會》,台北: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學位論文   THESIS 

潘玲娟(1989)。《The Problems in Mental Health Service Provided to Chinese in New York》,美國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新聞暨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榮譽   Honor

 

1. 榮獲優良輔導老師

2. 榮獲學術研究第三名

3. 榮獲優良老師

 

活動花絮   Activity

 

與98年大學部畢業同學於院慶攝影成果展中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