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沿革
自政府遷台後,先總統蔣公鑑於建軍備戰之需要,深感如欲重整國家武力,必先恢復政工制度。乃於整軍伊始,即以政工制度為首務。民國39年春,時任總政治部主任蔣故總統經國先生,決定創建「政工幹部學校」。民國48 年改制成4 年制大學,從此稱為新聞系。為符合國軍建軍備戰目標,本系多年來歷經重大變革如下:

本系發展沿革
政工幹部學校建校之初,本系同時設立,名為新聞組,隸屬業科班,為國內大專院校成立新聞學系之始,台灣新聞教育遂由此發端,可謂為台灣新聞教育之發祥地。創系之初,國家處境艱難,物力維艱,本系由台灣新生報報社謝然之社長兼任系主任(其後謝社長又創設政治大學新聞系及中國文化學院新聞系),當時政府主要考量,其一在於運用台灣新生報報社已有的媒體資源,協助新聞教育之發軔,其二藉助其媒體實務能力,盡速培育國家亟需之軍事文宣人才。
左圖為蔣故總統 經國先生貼閱本校八期學生。 右圖為本系第一任系主任謝然之先生。
本系自創設初始,即有「為用而育」的使命,本系設立在於因應建軍備戰需求。60 幾年來,本系師生以「秉春秋之筆,明善惡之辨」系訓期勉,許多畢業系友在國軍各政戰、文宣、公共事務等崗位、軍事媒體與民營媒體等各領域發揮所長,卓然有成。以第一期畢業生徐摶九先生為例,他於民國42 年以第1 名優異成績畢業,於民國47 年金門八二三砲戰發生時,在料羅灣炮擊中冒險搶灘,不幸犧牲。一期系友壯烈犧牲,本系師生震驚,同以為憾,但摶九先生熱愛軍事新聞工作的敬業精神不滅,延續為歷屆學弟妹效法學習的終身榜樣。
本系第一期畢業生徐摶九先生銅像
「革命工作,要的是聖賢,而不是自遑才幹而無道德的小人,希望祖國富強康樂,一定要犧牲自己的幸福去參加奮鬥,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是人生的真理,為了我們的子孫能在東亞發出萬丈光芒,和平康樂,我們一切的犧牲都是值得的。我們是革命前途的開拓者,處處荒草荊棘,要我們披斬開去,好讓後來者走上康莊大道。」這是徐摶九烈士在學期間一篇自傳的結語,也是新聞系學子引以自勵的篇章。
本系為國軍軍事新聞與公共事務人才的搖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