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新聞學系

劉大華老師


劉大華 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研究室位置
國防大學復興崗校區 新聞館二樓
電話
+886-2-28921461   軍線:604526-7
E-mail
agogonono@gmail.com
研究領域
中國大陸傳媒研究、新聞文本探勘、資料新聞學
教授課目
傳播研究方法、傳播統計學、中國大陸傳媒研究、資料新聞學、R語言與資料分析
研究室開放時間
Office Hour


教育背景 EDUCATION

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位學程博士 2011.9-2018.1

國防大學政戰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 2005.9-2007.6

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系 1997.9-2001.6

經歷 EXPERIENCE

陸軍排長、連輔導長 2001.7-2003.10

陸軍軍官學校學指部連輔導長2003.10-2005.8

國防部政治作戰教育訓練中心訓練官2007.7-2009.1

國防部政治作戰教育訓練中心教官2009.1-2009.7

新聞系101學年度資安官、系網站管理員2012.9-

國防大學資訊圖書中心101學年度圖書委員2012.10 -

國防大學第六屆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執行秘書2012.11-

研究 RESEARCH

期刊 JOURNAL

  1. 曹開明、劉大華(2019.1)。〈網路論述的語藝生態學初探:以網路社群討論軍中同志議題為例〉,《傳播研究與實踐》,9(1),65-104。
  2. 曹開明、劉大華(2017.1)。〈數位語藝批評與文本探勘工具─以反核臉書粉絲團形塑幻想主題為例〉,《資訊社會研究》,32:9-50。
  3. 劉大華(2015)。〈1995 至2006 年我國民眾軍隊信任與國防支持的轉變〉,《復興崗學報》,107:31-56。 
  4. 黃鈴媚、劉大華、鄧安純 (2012):〈「心理距離感」與臺灣平面媒體之全球氣候變遷論述策略〉,《國際新聞界》(CSSCI),第十期:50-58。
  5. 洪健元、劉大華(2010)。〈國軍人才招募應用遊戲宣傳之評估〉,《復興崗學報》,98:79-101。 
  6. 吳永捷、謝奇任、劉大華(2009)。〈全民國防知性之旅行銷傳播策鉻研究--以國軍營后開放活動為例〉,《復興崗學報》,96:203-221。 

主持計畫 RESEARCH GRANTS

  1. 劉大華(2014)。〈亞洲國家軍隊信任與國防支持之研究〉,《國軍專題統計報告》。國防部。
  2. 劉大華(2014)。〈國防部青年日報社103年《奮鬥》、《勝利之光》與《吾愛吾家》讀者調查研究企劃〉。國防部。

個人專書及文章 BOOKS & BOOK CHAPTERS

  1. 劉大華、陳聰盛(2018.11)。〈大數據與國防政策〉,《軍事傳播向運算轉》,頁121-134。台北: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2. 劉大華、陳聰盛(2017)。〈軍事傳播的發展前瞻:論析大數據研究方法〉,《社群媒體與軍事傳播》,頁153-164。台北: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3. 劉大華、陳聰盛(2016)。〈軍隊形象的社會符號分析—以軍隊官方網站為例〉,《軍事新聞論壇4》,頁53-72。台北: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4. 劉大華、陳聰盛(2016)。〈軍隊人才招募與行銷傳播〉,《軍隊公共事務15講》,頁153-167。台北: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5. 劉大華、陳聰盛(2016)。〈社群媒體在軍隊公共事務的應用〉,《軍隊公共事務15講》,頁197-209。台北: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6. 劉大華(2015)。〈危機過後的評估與學習效能〉。《軍事危機傳播15講》,頁125-138。台北: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7. 劉大華(2015)。〈美軍危機溝通與社群媒體〉。《軍事危機傳播15講》,頁153-164。台北: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8. 劉大華、陳聰盛(2013)。〈國軍網路危機處理的溝通與實踐〉。《軍事新聞論壇》,第1期,頁211-241。台北: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9. 劉大華、陳聰盛(2013)。〈軍事網路媒體的內容與產製〉。《軍事傳播媒介實務:企劃知識與實作要領》,頁215-234。台北: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10. 劉大華、簡建元(2012)。〈國軍執行災害防救的媒體報導分析〉,謝奇任編,《傳播觀點下的非戰爭軍事行動與不對稱作戰》(51-67頁)。台北: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11. 劉大華(2011)。〈整合行銷觀點下的漫畫與全民國防〉,謝奇任編,《行銷觀點下的軍事傳播研究》(139-162頁)。台北: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12. 劉大華(2011)。〈軍事傳播個案分析-以國防報告書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學系編,《軍事新聞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頁267-284。台北: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13. 樓榕嬌、李智偉、劉大華(2011)。〈國軍非傳統安全重大災害救援行動新聞發布策略研究-以2009年「八八水災」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學系編,《軍事新聞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頁403-428。台北: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研討會論文 CONFERENCE PAPERS

  1. 曹開明、劉大華(2019.6.27)。〈文化戰爭下論述的道德向度語藝分析 ─以「幸福盟」倡議反同婚為例〉,發表於「2019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銘傳大學。
  2. 劉大華(2018.12.15)。〈從M503航線爭議論述我國對中共輿論戰反制作為〉,發表於政治作戰局「政治作戰戰術戰法研討會」。台北,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3. 劉大華(2018.9.21)。〈亞洲國家軍隊信任與國防支持之研究:以我國、中共、日本、南韓為例〉,發表於國防大學政戰學院「第21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台北,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4. 曹開明、劉大華(2017.6.25)。〈網路語藝生態學結合文字探勘分析--以國軍同志議題為例〉,發表於「2017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台灣大學。
  5. 劉大華(2016.12.1)。〈從數位人文觀點看語藝在運算轉向的機會與挑戰〉,發表於「2016第七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台北:台灣大學。
  6. 曹開明、劉大華(2016.10.21)。〈國防部微電影的網路社群認同形塑─以「我沒事,謝謝你」微電影為例〉,發表於國防大學政戰學院「第十九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台北,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7. 劉大華(2015年5月29日)。〈從語藝觀點論述政府風險溝通:以核能議題為例〉,「世新大學104學年度傳播博士學位學程學生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世新大學。
  8. 劉大華(2013年10月25日)。〈台灣民眾軍隊信任與國防支持的轉變〉,「第三屆新聞的政治、文化與科技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世新大學。
  9. 鄧安純、劉大華、黃鈴媚 (2013年7月13日)。〈馬政府團隊危機傳播之研究-以2012年美牛議題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13年會」論文。新莊,輔仁大學。
  10. 劉大華(2012年10月24日)。〈國軍危機傳播研究:網路危機處理與溝通論述〉,「第十五屆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11. 劉大華(2011年7月4日)。〈軍事漫畫之研究—以我國與日本漫畫國防報告書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11年會」論文。新竹,交通大學。
  12. 樓榕嬌、李智偉、劉大華(2011年7月14日)。〈國軍非傳統安全重大災害救援行動新聞發布策略研究-以2009年「八八水災」為例〉。「第五屆軍事新聞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13. 陶聖屏、劉大華(2010年9月9日)。〈軍事傳播個案分析--以國防報告書為例〉,「第四屆軍事新聞研討會」論文。台北,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學位論文 THESIS & DISSERTATION

  1. 劉大華(2017)。〈數位語藝的混合取徑研究〉。台北: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位學程博士論文。
  2. 劉大華(2005)。〈我國報紙對胡錦濤形象報導之研究--以聯合報、自由時報為例〉。台北: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系碩士論文。